伴随经济高速增长,近年来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度。每年超过100亿吨的固体废物,以及600亿~700亿吨的工业垃圾堆积,无疑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掣肘。面对只增不减的固废体量,资源化回收利用意义之大非同寻常,有望大大推动循环经济的起到巨大作用。
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,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。在重视经济增长质量的新时代,资源与环境备受重视,作为环保重要环节之一,固废资源化处理已经成为基本国策中不容小觑的关键节点。
固废体量巨大,国家政策重视,由此可以推断出固废资源化处理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。只是碍于我国固废资源化起步较晚,与水、气等资源化市场相比规模偏小,尚未真正形成产业化模式,加上技术与设备的落后,投资周期长回款慢等问题,使得固废资源化步履维艰。
行业专家认为,固废资源化发展缓慢,很大程度上还源于整个行业缺乏具备竞争力的巨头企业,集群效应无法凸显,政策方面也缺少针对固废资源化强制性、专业性的刚性要求,导致固废资源化的地区发展也不甚平衡。
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,所以我国固废再生更像是公益事业。毕竟固废资源化需要资金成本,包括垃圾分类、回收、焚烧等资源化途径推广艰难,所以以盈利性为首要目的的企业不会自愿承担这些成本,从而导致整体积极性不高。
“我们总是强调它在社会中体现的价值,其实更应该考虑怎样做到生态循环,让固废资源回归环境,变成土壤、有机肥料等。”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专家表示,我们有必要扩大固废资源化的定义,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方面。
综合来看,对固废资源化问题,需要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看待,只有社会民众认知与国家政策到位,企业积极推动技术与设备创新,方能为固废资源化处理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。显然,低值化的固废资源化是无法长远的。
据了解,为了强化固废资源化的技术支撑,科技部已经牵头组织编制“固废资源化”重点专项实施方案;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设立公益基金;工信部开展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;生态环境部推动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等。上述行动将大大驱动固废资源化的纵深发展。
为了推动固废资源化更好更快发展,需要从四大方面着手发力:第一,落实固废资源化增值税、所得税、新的环保税优惠和减免工作;第二,创建固废资源化信息共享系统,强化资源联通;第三,确立固废跟踪体系并建立责任机制,监控固废从产生到资源化处理的所有环节;第四,建立固废统计体系,使得固废种类、分布等信息更加详细。